• WAP手机版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党务工作

爱党爱民八十载 清风正气留人间-追记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

时间:2019-03-13 21:30:55   作者:admin   来源:www.99200.net   阅读:211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沈因洛,1920年12月出生,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,1938年5月入党,历任武汉钢铁公司副经理、经理、党委第一书记,湖北省委书记(当时设第一书记)兼任省委组织部部长,省委副书记,省顾委副主任,省政协主席,1995年8月离休,2016年2月20日因病逝世。  沈因洛同志几十年如;日,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,始终全心...

沈因洛,1920年12月出生,1938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,1938年5月入党,历任武汉钢铁公司副经理、经理、党委第一书记,湖北省委书记(当时设第一书记)兼任省委组织部部长,省委副书记,省顾委副主任,省政协主席,1995年8月离休,2016年2月20日因病逝世。

  沈因洛同志几十年如一日,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,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勇于担当,艰苦奋斗,廉洁奉公,无私奉献,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谋事、创业、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旗帜。

  自他去世至今,人们念及他时,依然感慨万千。“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”“他是信仰坚定的革命者!”“他是我们身边的榜样,是我一辈子最敬佩的人!”

坚定信仰,对党一片赤诚

  1937年,沈因洛17岁,那时日寇肆虐、华东沦陷,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,弃医从戎,和十几个进步青年一起义无反顾踏上抗日救亡的战场。1938年到达延安,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后来他才知道,因为投身革命,父亲惨遭侵华日军杀害。抗日战争时期,他参加了著名的“百团大战”。解放战争时期,参加中原突围战役,在枪林弹雨中为革命出生入死2015年他讲述抗战故事时说:“每参加一次战斗,每记录一笔伤亡,都激起我对侵略者的仇恨!”“革命战争年代,党指挥枪,党指到哪里,我就冲到哪里!”

  和平建设与改革开放时代,他本色不改。1961年初,时任41军政治部副主任的沈因洛,接到赴武钢工作的调令。“一接到通知,他春节也不在家过了,卷上行李就走,把我和孩子们留在了广东。”沈因洛的夫人曹俊敏回忆说。那时恰逢三年自然灾害,苏联终止援建,项目专家撤走,武钢有大批项目停建停产,处境异常艰难。沈因洛说,钢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,武钢是湖北浼玫“命根子”,我不能为了“安乐窝”,不顾“命根子”啊!他身着布衣,骑着自行车,从一个车间到另一个车间,一连几个月和一线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。1969年,为完成中央下达的炼钢任务,他两次累倒在平炉旁。1972年到1981年,他顶住外界“唱衰”的声音,带领干部职工排除万难,百折不挠,使武钢跨入了人们引以为豪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
  离休后,沈因洛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,每月的党费都按时交、多交。2014年后,他走不动了,就让秘书推着轮椅参加学习。他生前一直保持老习惯,每天收看《u闻联播》,阅读《湖北日报》,自费购买学习资料。他常说:“活到老,学到老,我要学到马克思召唤的那一天!”他定期给秘书交一部分工资,用于交党费、捐善款、买书籍。每当党的重要会议闭幕,他总是催着秘书去买会议精神单行本或理论读本。他总是说:“早买、早学、早掌握。”他秘书讲,90岁后,沈因洛还可以标点不差地背诵党章,大段地复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。他秘书回忆说:“今年年初沈老病重,呼吸都很困难,还趴在病床上记学习笔记。去世的前一天,视力严重衰退的他,还让我给他念新的中央一号文件。”

ⅰ“要对党中央、对省委充满信心!”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曾重郎说:“沈老从不发牢骚,从不发表与中央和省委不一致的言论,对于党内腐败问题和社会不良现象,他总是告诫大家,看问题要抓住本质,看现象要把握主流。”去年,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老干部讲好⒐故事之后,他率先在《湖北日报》讲述抗战故事,带动湖北大批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,畅谈发展变化,赞美幸福生活,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。

求真务实,永葆政治本色

  “9月5日,早上6时40分,到蔬菜批发、零售市场,发现⒘悴罴酆艽蟆0撞伺发0.2元/斤,零售0.4元/斤;辣子批发0.8元/斤,零售1.6元/斤……外来蔬菜从河南来。”这是离休后的沈因洛1996年工作笔记的一段内容,像这样的笔记,他记了22大本。

  求真、务实,不来虚的,是沈因洛一以贯之的作风。初到武钢,⒕】烀清厂情,他与时间赛跑。时任办公室文员的王国连形容沈因洛的作风“像秤砣一样扎实”:天不亮就到办公室处理公务,事情一忙完,就骑着自行车,一个本子一支笔,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跑。

  “沈经理,老伙计们盼你多来啊!”每次回到武钢,沈因洛的司机吉胜都能听到这热烫烫的话语。“他的无私、清廉,武钢人看在眼里,敬在心上,这也是武钢人爱戴沈老的原因。”武钢原后勤管理处处长郁汉康充满感情地回忆到。

  沈因洛在重要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,他也不居功、不自傲、不图名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章重在长江日报工作了10年,一直是常驻武钢的记者。他很早就发现,大家对沈因洛的评价很高:好干部、实干家,为职工建站台、修路、送福利等一些事被传为美谈,在武钢有极高的威信。但是,采访沈因洛,却没有成功。“写工人、干部、技术人员,欢迎;写我,不行!”章绿寡裕这是他10年记者生涯中唯一一次落空的采访。在以后的交往中,他才知道:不写回忆录、不接受个人专访,是沈因洛一贯的原则。

  章重回忆,沈因洛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后,走访了所有处长的家,这是组织部以前从来没有过的事。许多处长的家庭情况、性格特点等,沈因洛的笔记中都有详细记载。

  上世纪90年代末,为了解国有农场存在的问题,80多岁高龄的沈因洛跑遍了全省所有省属国营农场,这一年,他在外面跑了120多天。司机吉胜说:“调研中,有些领导赶来作陪,沈老总是劝他们,你们工作忙,就不要陪了。有些领导很执着,站在我们车前不走。沈老说,你们不走我就走,当地领导只好作罢。”

  沈因洛的认真、细致是出了名的。2013年,93岁的他,为了核实报纸上沼气利用的一个数据,专程去省农业厅调查。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理事长余毅说:“沈老多次到学院调研,看师生食堂,总是直奔后厨;看学生食宿环境,总去最偏僻的宿舍;看教学楼,只看卫生间,他说厕所卫生是一面镜子,最难做的地方都做好了,其它就容易了。”

淡泊名利,始终清正廉洁

  清清白白做人、干干净净做事。无论在职还是离休,沈因洛始终清廉如水,在公与私的问题上,坚守原则,泾渭分明,一寸不让。他一生不帮秘书谋位子,不给司机留面子,不为家人开口子。

  在武钢工作21年,工作人员多次要给他更换办公室,都被他拒绝。他的办公家具又破又旧,夏天那么热,连个吊扇也不让装,他总说办公室比锅炉前凉快多了。许多职工清楚地记得,“沈经理常讲,领导一大方,风气就变坏,钱要用在公司发展上,用在解决职工困难上,不能用在享受上。”

  沈因洛自律严格,他下基层从不接受礼金和土特产,从不搞迎来送往,从不借机旅游观光。他对每任秘书都约法三章:一要善于学习,二要严格守时,三要严格自律。2011年,一家民营企业通过秘书邀请沈因洛参加年会,并暗示有红包作为酬谢。秘书婉言谢绝后,这位负责人直接找到沈因洛,又被严词拒绝了。沈因洛强调,企业家干事创业不容易,能给予支持就不回避,但那种添加了异味、明显带有交易色彩邀请,断然不能接受。

  2012年盛夏,一位老熟人送来四把藤椅,沈因洛十分喜欢,当即吩咐秘书陈明付款。一方要付款,一方不肯收,秘书赶紧打圆场。沈因洛对秘书大发雷霆:“你想干什么?我这辈子从来不拿别人东西,难道你不知道吗?我们在一起,主要是沈因洛影你,不是你左右沈因洛!”

  2015年8月,沈因洛听力下降得很厉害,便请医生为他配备助听设备。秘书告诉他抗日老战士配助听器与轮椅可以报销,毕竟3万块钱不是个小数目。沈因洛说:“不要动不动就麻烦组织,不要动不动想占公家便宜。”

  “他一生节俭自律,一生两袖清风。”沈因洛生活克勤克俭,十分“抠门”。一件皮夹克穿了近四十年,早已面皮斑驳、里衬破烂。一双黑色布鞋,脚趾头方位开“天窗”七八年。一件褪色多年、袖口上带有拳头般大小破洞的蓝色丝棉袄,临终那天上午还穿在q上。两个用了十三年的塑料文件夹,已经破损变形。他总是说:“我都离职多年,对党贡献不大,不要再浪费东西。”一件酱色的旧夹克衫,是他多年出席会议、接待领导来访的“迎宾服”。他去世后,秘书特地要了这件衣服:“我们情同父子,我敬重他,难忘他,想留个物件在身边,睹物思人,是个念想!”

从严治家,传承良好家风

  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都说,在规矩、纪律面前,沈因洛原则性极强,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“通融”二字。

  当年,武钢有大量招工干机会,但他的夫人、女儿从没有得到过任何照顾。老武钢人说:“他们家从没倒卖过一吨矿石、一根钢材。他对家人不仅没有照顾,要求比其他职工更严格!”他从武钢调到湖北省委时兼任组织部长,夫人曹俊敏是离休干部,随调省直单位既符合政策也符合人情。他不想让组为难,又怕武钢的部下关照曹俊敏,就劝夫人按政策提前离休了。后因企业改革,曹俊敏的关系由武钢转到青山区教育局设备站,89岁高龄的老人看病要从武昌去10多公里外的青山,医药费报销也要去青山。

  沈因洛似乎很苛刻,似乎不近人情,但实际上他对家人十分爱护非常和睦。夫人弹钢琴,他就唱歌,别人都说他们是夫唱妇随,感情好得令人羡慕。父亲管得这么严,女儿们也从不抱怨。这么多年,她们已经习惯了父亲的“一寸不让”,理解、尊重他为官、做人的原则。“爸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党员就应该像他这样子!我们深爱着爸爸,敬佩他清正廉洁、公私分明,怎么会怪他呢!”

  “要靠自己本事吃饭,不要指望在我这里沾任何光!”沈因洛常引用毛主席的话教育家人:“恋亲不为亲徇私,念旧不为旧谋利,济亲不为亲撑腰!”外孙女燕燕是他的掌上明珠,从小到大每一次发烧生矗体温多少,症状如何,用什么药,他都用本子记得清清楚楚。燕燕大学毕业时,沈因洛要她自食其力不要沾光,她就离开湖北到苏州工业园自谋职业。有一次她深夜坐飞机回武汉看爷爷,想让爷爷派车接一下。沈因洛对她说:“你还是搭出租车回来吧,车是公家配给爷爷工作用的,不是咱家私车。”给沈因洛开车15年的司机吉胜说,沈老的家人没有因为私事坐过他开的车,即使是沈因洛生病住院期间,女儿女婿到医院陪护送饭,也是换乘两趟公交车、耗时1个多小时赶过去的。

  他去世后,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等领导到家中慰问,问曹老对组织有什么要求。曹俊敏说:“老沈一辈子没有向组织提要求,我们也没有。现在没有,今后也不会有,我们不能沾老沈的光。”

扶危济困,乐于为民奉献

  在任时殚精竭虑,离休后扶危济困,去世后捐献遗体,他把自己的全部毫无保留奉献给了人民,心系百姓冷暖,情牵万民忧乐。

  沈因洛离休后,每年至少要拿出一个月离休费,捐赠给省慈善总会、省残联、老促会、“希望工程”“春雷行动”等,光留下的收据就达106张、14万多元。一旦听说哪里发生地震、洪涝等灾害,他总要捐钱捐物。据夫人曹俊敏回忆,三年困难时期,他不仅自己捐出两个月工资,还动员夫人捐出两个月工资。他常说:“在延安时期,老区人民用麦麸、黑豆养育了我们,现在生活好了,不能忘了人民啊!”2015年9月,他获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和5000元慰问金,他当场将慰问金捐给红安革命老区,用于资助烈士后代上学。

  沈因洛对人慷慨大方,但家里却显得有些“穷酸”。空荡荡的客厅里,最值钱的是一台旧电视机。餐桌上还有普通人家早已不用的菜罩。走进卧室,是一排老旧木箱,还有床上的花布铺盖,这些老物件,让人恍若时光倒流。

  “活着不争利,死后不占地。遗体捐献,是以无用之躯,尽最后有用之力,让更多的生者找到希望。”1983年8月16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《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》,倡议人中就有沈因洛。2007年4月28日,他到湖北省红十字会领取了《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》。捐献遗体需要亲属签名同意,家人都接受不了。他拿出那张发黄的《人民日报》说:“我是一个共产党员,要信守诺言,说到做到!”“遗体捐献,是以无用之躯,尽最后有用之力,让更多的生者找到希望,让更多的医学难题得到破解,让生命散发出最后一道光芒!”全家人拗不过他,只得签名同意。2015年12月底,病重住院后的沈因洛郑重地重申心愿:捐献遗体,丧事从简。今年2月20日,他午休时离世,家人完成了他捐献遗体的心愿。

  他是湖北省第一位捐献遗体的省级领导干部,也是湖北省第1304名遗体捐献者。在石门峰武汉红十字会遗体捐赠纪念碑上,镌刻着邮票见方的“沈因洛”三个字,这是一位96岁老党员、老八路、正省级老领导留下的最后“痕迹”。

  沈因洛虽然走远,但他留下的精神遗产,像阳光空气一样温暖和滋养着敬重他、热爱他的人们;他的品格和操守,如一面旗帜,感召、激励更多的后来者。

  湖北省政协离退休干部处书画室,至今还悬挂着沈因洛在2013年底书写的一卷条幅:“心底无私天地宽”。这七个略显颤抖的大字,既表达沈因洛当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20周年的崇敬心境,也是他96个春秋的人生写照。


标签:达州师范学校  达州幼师学校  达州幼儿师范学校  
相关评论
党务工作
    该栏目下无二级栏目
地址:达州市通川区西外镇北路135号 联系电话:13882825195 在线QQ:17305259 李处长
  蜀ICP备17006054号